,所以也没人在意。
他不能上朝,朝中大事还是得有人办的,所以内阁大学士、六部九卿都安安份份待在京里办差呢,皇帝御驾离了校杨,众武将跪倒相送,无人敢与他并肩出辕门,直至黄罗伞盖远远的拐过了山角,众将这才纷纷让亲兵们牵过马儿来,彼此拱手告辞。
御驾仪仗浩浩荡荡,衔尾追上杨凌的大军,前方三岔路口一向京师,一向昌平。两支队伍各向一方,正自缓缓分开时,正德皇帝今日异常隆重地仪仗中忽地奔出十余名肋下佩刀的乘马校尉,悄然掩入杨凌的大军中。
正德皇帝的仪仗仍然一步三摇地步回京师,远远的那些武将们不敢超越皇帝仪仗,耐着性子按着马头一步步在后边捱着,路两旁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兵丁们在道路警备森严,不许任何闲杂人等靠近十丈以内。
杨凌军中,他身旁数十名小校亦步亦趋地跟着,其中一个小小校尉随在杨凌身旁,眉开眼笑,怡然自得,东张西望地好不自在。
杨凌提了提马缰,候他到了身旁才悄声道:“皇上,前边那辆马车外表只是运送辎重的车辆,内里布置十分舒适,您还是到车里休息吧,风寒日冷的,可别着了凉。”
五千精锐只知是随杨凌去大同巡视、劳军。真正知道皇帝在军中的除了事先遣进军中地三百大内侍卫,只有杨凌、张永等少数几个核心将领知道,这周围的人除了杨凌几名心腹,全是大内的高手侍卫,所以杨凌才敢直呼皇上。
正德嘻嘻一笑,晃了晃手中马鞭,乜斜了杨凌一眼,笑道:“要去你去。你才是奉旨巡边地大将军嘛,我可是你手下的小小校尉,当与士卒们同行同止同样待遇。再说,论身子骨儿,我比你可强壮的多。呼……原来不用一口一个朕,都是这么舒服,哇哈哈哈哈……。”
正德笑容可掬,在马股上狠狠抽了一鞭子。向前奔去,慌得周围数十名大内高手急忙快马加鞭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