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只这份见识,多少博学鸿儒能及得上他?
穿过密林,只见作塘连接处出现几座船坞,每座船坞宽度从十丈到三十丈不等,长度均有一百六七十丈,船坞内空空荡荡地一艘船也没有,坞上有水闸、木桥、石城。不过看来到处杂草丛生,荒荒凉凉的一个人影也没有。
杨凌瞧了发怔,不敢置信地道:“这就是龙江船厂?造出百米宝船的地方?难道这里已经被撤除了么,怎么一个人都没有?”
郑百户听了忙领了几个人四处寻找,不一会儿从船坞下发现一个头发花白地老汉。正蹲在那儿提着鱼竿儿钓鱼,郑百户喜出望外,连忙将他唤了上来。
那老汉想是很久不曾见过官员来这儿了,瞧见杨凌前呼后拥的模样。想必是个极大的官儿,不禁吓的要死,连那鱼杆儿都忘了丢下,就急匆匆地迎了上来。
杨凌蹙着眉道:“老人家,你是船厂的人么?我来问你,这个船厂是不是已经裁撤了?怎么既没有人造船,也看不见工匠?”
老汉点头哈腰地道:“大人,小地是索坊的工头儿。世袭的造船工匠,咱这船厂可没裁撤,不过工部都水司衙门已经有近两年没有造船地命令了,工匠们没有船造、没有工钱拿,可是老婆孩子总得养活呐。
所以......平常无工可做时,摆渡地摆渡、帮佣的帮佣,妇女孩子就在林子那边种点菜放放羊,可这船厂我们也不敢随便摞着。所以小地就和缆坊、舷坊、蓬坊、木工坊、舵坊的几个管事轮流看着。今儿该小地当值。大人您是......?”
听他口气,这船厂分工还挺细。连缆绳、蓬帆都有专门的作坊,可见规模着实不小,只是瞧那船厂现在的荒凉模样,到处杂草丛生,船坞里都能钓鱼了,哪里还有半分能造出三宝巨船扬帆万里的模样。
杨凌见那工头儿卑微地哈着腰,衣衫陈旧破烂,一双布鞋露出了脚趾,也不忍再苛责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