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编出一套广为接受的教材,学生需要学习,老师需要讲授,潜移默化之间,就把话语权拿了回来。
至于儒家的经典,看着好就用,不好就扔在一边,圣人的微言大义就变成了课外读物,重要性下来了,儒家一统天下的局面也就打破了。
而且编撰教材,还能引入其他诸子百家的内容,增加动手能力,改变文人手无缚鸡之力的窘境……叶华越想越高兴,斗志一下子到了顶点。
他没有想到,改变儒家一统江山,居然这么简单!
等到叶华把想法说了,郭威可没有他那么乐观。
向叶华说的那样,编撰通俗全面的教材,不但需要多种学问,还要能深入浅出,让小孩子也能听明白,看得懂。
许多鸿儒能写出深刻的文章,但不通俗。而能写出通俗文章的,又不够深刻……总而言之吧,想完成编撰教材的大事业,没有几百人是不行的。
养这些人,需要话多少钱?
几乎等于增加了一个国史馆的规模,朝廷可不宽裕。
而教材编撰出来,又能怎么样?
有没有人买,上哪去弄那么多学生,还有教材能不能真的适合学生使用……问题一箩筐,花费又那么惊人。
如果没有稳妥的办法,郭威宁愿意去拜祭孔子,反正这套东西都用来一千多年,大周拿来继续用,或许也不会太糟糕!
叶华可不想让郭老大打退堂鼓,他立刻道:“陛下,编教材的事情,我愿意牵头,再请冯太师和魏相公帮忙,半年之内,一定能拿出成品。至于教学吗?就从臣家里着手吧!”
叶华道:“臣手下有800骠骑卫,还有6000户食邑,另外钢铁和水泥的作坊,都有不少工匠,他们的家里也有小孩子。就用这些人验证教材的效果,出了纰漏就进行修改,有了效果,再逐步颁行天下。”
郭威沉吟道:“教化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