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见过我,面熟呗。”
“他是干什么的?”
“他就是赫赫有名的私营企业家赵奎胜。关于他的传说可多了。”
我牵着杨娜的手一边在解放大街慢慢地走着,一边给杨娜讲赵奎胜的传说。
“赵奎胜的经历和红顶商人胡雪岩很相似,他是安徽人,十几岁要饭到了东州市。曾经是东州市的小乞丐,靠每天早晨在火车站给一个卖油条的生炉子,混两根油条吃。有一天,他在油条摊儿捡了一个特别不起眼的兜子,偷偷摸摸打开一看,里面装了一大堆钱,都是一百元一捆的,赵奎胜吓坏了,当时他拿着兜儿跑了也就跑了,可是这小子挺有人味,他没跑,一直等着那个丢钱的人。后来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头儿慌慌张张地回来找钱,一看赵奎胜拿着自己的兜儿,在那儿傻等着,便上前说明情况,赵奎胜把钱还给了老头儿,老头儿非常感动,见赵奎胜是个乞丐还不为钱所动,便把他领回家,认作干儿子。老头儿是做药材生意的,他先是教赵奎胜做中药生意,后来老头儿介绍赵奎胜认识了火车站管车皮的侄子。八十年代初火车站的车皮非常紧张,他就是靠倒腾车皮,淘了第一桶金,现在是东州市最大的房地产商。不过还有人说,他去过金三角,在缅甸开过赌场。总之这个人是个传奇人物,很神秘。”
这时,天已经下起了小雪,我和杨娜两个人内心很激动,我们漫步在小雪中,街灯下我的身影在杨娜心中似乎也渐渐高大起来。
春节过后,我就开始收集张副市长上任以来的发言稿、论文、新闻稿、会议纪要等材料,整整收集了两个月,并分类整理送市政府印刷厂打印,最后成册时一套是十二本,每本都有一寸厚。我没有多印,一共印了五套。送张副市长一套,韩寿生一套,自己留下了三套。通过这项工作,我掌握了张副市长的思想脉络,写起张副市长的材料更是得心应手,张副市长越发离不开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