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大明闲人 > 第412章:一触即发

第412章:一触即发(1 / 5)

火炮,苏默在听完魏五的描述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火炮。但是随即便又否决了。

在他的记忆中,欧洲的火炮火枪技术虽然超越了华夏,但在这个时期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犹记得《勇敢的心》啊,《屋顶上的骑兵》啊这些电影中,欧洲诸国间的战争都是一排排的站着,然后互相抵近射击,看上去又滑稽又笨拙的样子,何来的什么成排的炮火这样密集的说法?

其实这是苏默认识的一个误区,也是他并没真的了解过热武器发展的历史,尤其是在欧洲的发展。

真实的历史上,欧洲的火器发展其实从十三世纪便已开始加速了。至十四世纪末期,几乎所有欧洲诸国,都已开始将热武器正式编入战斗序列了。

而火枪和火炮的发展,更是一个相互促进发展的循环。火枪的射程、射速以及威力,在仍停留在黑火药时期的前提下,想要提升唯有从承载物上动脑筋。

加大火枪的口径,加大火枪的体积,加多可同时射击的单体数量。各种加之下,于是,先是一种介于火枪和火炮的火器出现了。然后,渐渐的,又再开始两极分化,最终彻底变成另一种单体大威力武器:火炮。

而此时,便正是处在这种变化的时期。魏五口中的密集大口径火枪,其实是一种超大口径排枪。

将十到十二支超大口径发射器同时固定在车体上,最大设计数量甚至能达到十六支。然后其上斜斜用一面巨大的排盾做掩体,由马匹牵引行进。

为此而配备的士兵,则是由一个射手,两个推车手,一个盾牌手,再加上两个长枪兵组成的战斗组。

这种配置模式,在十四世纪末期,直到十五世纪初、中期,曾一度成为标准配备,很是风靡了一时。这在很多后世遗留下的欧洲战斗画卷中比比皆是。

之所以后世一些影视作品中,这种模式并不常见,原因其实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