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价值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认可。所以,身为中华族裔,我……乃至我们,都有义务,将其真正价值体现出来……”
这理由,怎么听都伟光正。
其实就是忽悠,遮盖利益诉求的虚伪外衣。
只是,这番半真半假的感概,确实引起其他几人的深思——如果眼前这小子还有他背后的纳徳轩珠宝,真的将和田玉的市场价值托起来……这件事能带来什么好处?
“为什么是和田玉而不是蓝田玉,亦或者其它玉种?”在这方面,玉器协会理事长荣家明是行家,他提出自己的疑问。
他的质疑有道理——在中国玉器文明史上,蓝田玉的地位高于和田玉。
蓝田玉同样是中国传统四大名玉,由于其产地正位于封建时期的中央王朝附近——长安蓝天山,故此,它的开采、使用历史,要比和田玉更广泛。
秦始皇制传国玉玺,其材质就是蓝天水苍玉。
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更是成就了蓝田玉的千古美名。
卢灿伸出三根指头晃晃。
“第一、从玉器的光泽度、油润性和质感来说,蓝田玉及其他两玉,比不上和田玉。”
“第二、从储藏含量而言,和田玉的储量最丰,具有相当开发价值。”
“第三、从地理位置来看,玉出昆仑,有关昆仑的传说很多,这让和田玉更具有神秘性,更容易进行操作。”
卢灿的整个思路,直接来源于九十年代初港台玉器商炒作和田玉的方案。
李福斌厅长主管农林矿产的开发,他一直没有说话。
他很清楚,一个香江人,为什么要费尽心血的去包装和田玉?还不是看中利益,而利益中最大的一块,必定是开采权。
农林矿山,此时都是属于国有的,这件事……他做不了主,也不敢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