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聪明仁慧之举。
这篇奏折非常有名,被栽入《明史实录》,也不知它怎么就没被焚毁——朝廷奏折一般都会在寄存两年之后焚烧。
估计与这篇奏折的上呈时间有关——嘉靖四十五年二月上的奏折,而嘉靖皇帝在当年十二月十四日薨,明穆宗继位,大赦天下,海瑞被重用,调任为大理寺丞。极有可能,这份奏折并没有来得及焚烧,更有好事者将其偷偷藏匿起来,作为海刚峰“刚直”的见证,也因此流传至今。
现在没有时间鉴定这份奏折的真伪,卢灿将它重新装好,与那幅赵雍的《溪山渔隐图》一起,拿到外间。
《溪山渔隐图》,卢灿有九成把握是真迹,可这份奏折,卢灿只有七成把握,还需细看。
趁着这机会,卢灿瞄了眼武田次郎所挑拣的藏品。
嘶,对方还真的很有实力!
第一件是青瓷,典型的宋代龙泉窑特征:薄釉色淡露胎,这件瓷器的全称为青釉贯耳弦纹瓶,高度在二十五公分左右,接近大器,如果真的是宋代龙泉窑的话,其价值可不低。
第二件珐琅彩白地单色红绘双龙耳天球瓶,看其做工,很像雍正朝的真品。
雍正的珐琅彩比较成熟,工艺上有所突破,彩料更为丰富,雍正时期有色地彩绘,但更多的采用了白地彩绘,白地彩绘能更好地突出珐琅彩釉的艳丽鲜亮。
这件珐琅彩,瓷胎质地洁白细腻,釉面莹润如玉,色调明快艳丽,制作工艺精湛,有油画效果,远非其它瓷器所能比,价值也要比同时期其它瓷器更贵重。
第三件瓷器则是青花将军罐,其型制矮胖,颇有明代永宣之风,画面为“张良拾履图”。
永宣青花,古陶瓷学界专有名词,特指明代永乐、宣德两朝烧造的青花瓷。
明代永宣两朝的三十余年里烧造的青花瓷,在青花瓷烧造历史上堪称稀世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