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没一人怀疑,魏吕明几人,很快点头——相比卢家的大笔捐赠,那几块废弃的地基砖,还真不叫事。
魏吕明更是主动提出,侨联会给出具一份通港物件凭证。
见他们点头,卢嘉锡又吩咐道,“大柱,你明天走一趟新会港,雇一辆鬼手,还有两辆卡车过来。那宗祠地砖,我们自己动手,也算敬一份孝心。”
得,老先生三下五除二,将银砖的问题解决的干干净净,让人怀疑的地方都没有。
至于出入境,呵呵,此时的机场都没有安装红外线金属扫描设备,更别提通港陆关,更何况还有侨联的文书凭证。
祭祖完毕,卢家一行人回到公社。
这时,公社招待所被空置出来,大家总算有个地方歇脚。
…………
“谭日士,在吗!”
谭日士从纷杂的渔网中露出脑袋,茫然的四处寻找,这声音怎么听着像厂长?
“老谭,听见没有?赶紧的!”这次没听错,是云副厂长的声音,车间门口传来的。
谭日士赶紧在草绿色工作服上擦擦手,高声回道,“来了!”
谭日士,谭乐的儿子,早年是小学老师,因为历史和成份问题,退出教育舞台。去年,谭家终于被平反,谭日士得以分配到这家海滨渔网厂工作,而他妻子,则在不远的拉丝厂上班,一家子也因此从石村搬到江门老镇。
车间大门口站着几个人,当先的是一位三十来岁的壮汉,还有一位个头高挑的年轻人。
云副厂长正陪着他俩说话,见谭日士出来,连连招手,“老谭,这边!”
等他走进,云副厂长笑吟吟的拍拍肩膀,“老谭啊,你有这么硬实的海外关系,还瞒着?”
谭日士一惊,虽然今时不同往日,可这事谁说的准,连连摆手,“云厂长,别开玩笑,我一家子都在石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