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相宝 > 第295章 论三字经

第295章 论三字经(3 / 6)

学起吧。”老先生头都没抬,讽刺送达。

王伯厚就是王应麟,王应麟晚年教育本族子弟读书的时候,编写了一本融会经史子集的三字歌诀,据传就是《三字经》。

“那为什么这本咸丰九年广元塍印社刊印的《三字经句释》,写的是区适子手著?您老是不是记错了?”卢灿故意放大声量追问,看看这老家伙究竟水平有多深。

卢灿所问《三字经》的作者究竟是谁,堪称是一桩历史悬案。

得到广泛认可的是王应麟;但明末清初的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一书中,认为是顺德人区适子所著。后世有人为区适子正名,找了十多年的证据,发表论文,力证《三字经》是区适子所创作。这篇论文掀起一波舆论浪潮,卢灿也有所耳闻。

“哦?你那是登州先生的《三字经》?”老先生果然来了兴趣,站起身来,接过卢灿递过去的《三字经》。

很明显,老先生知道《三字经》作者纷争一事。

不过,他的表情很让卢灿意外,这位老先生“嗤”笑一声,很不屑的弹弹书页,“我就知道是李畲光编写的。哎,乡党乡党,真正是一叶障目,难见泰山!”

嗯?难道老先生真的在这方面有考证?他有确切的证据证明是王伯厚所著?

“怎么说?”这次,卢灿是真的来了兴趣。

“李畲光是咸丰九年的探花郎,粤省顺德人。他高中探花后,乡绅联名请他为乡梓留下‘福音’。这位探花郎,早年贫穷,无人理睬,曾落魄到在两个村庄兼职私塾先生。不过,这人有志气,在做私塾先生时,注解了一套三字经。”

“乡绅拜求到他时,他便把这套自己注解的三字经,送给他们。呵呵,估计他故意拿着这套东西,让那些乡绅们好好反思,当年是怎么看轻自己的?”

“这个人气节不好!”老先生对李畲光很不感冒,“研究历史就好好研究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