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相宝 > 第173章 利益绳索

第173章 利益绳索(2 / 6)

推测,这件渣斗最少刷红漆五十次。

加上作为底漆的层数呢?

为了防止雕刻刀划破底料露出胎骨,底料刷漆最少需要二十五遍。

如此算来,这钱漆器,刷漆不会少于七十五次!

妥妥的一件精品剔红器!

鉴定一件剔红品质的好坏,其中刷漆次数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当然还有其它因素,譬如胚骨型制是否优美沉稳、雕工是否圆润、漆料是否珍贵,是否名家手笔等等

卢灿将这件渣斗翻过来,察看底部——剔红雕件如果有留款,一般会放在底部边缘位置,用细针雕刻,有微雕的意思。

底部刷黄漆,因为年月长久,底盘的漆料已经磨损,露出黄橙橙的铜底。他将渣斗慢慢旋转,果然,在山茶花的花柄部位,找到圆字形留款——针刻“杨茂造”三字款。

嘘!卢灿吹响口哨,将三字款的部位递给两人观看,“找到了它的年代,以及制作人的证据。你们看,在这!”

杨茂,元代嘉兴府西塘人,著名的剔红大师,南派剔红技艺的代表性人物。上辈子卢灿曾经在故宫博物院中见到过他的两幅作品。一件是山水人物纹剔红八方盘,另一件与自己手中这一件很像——花卉纹剔红渣斗。

“真是奇迹,能刻得这么小?”杜奇难得夸奖一句,神色中全是仰慕。

“很有名的大师?”两人看不懂,但能在器物上留名,这位大师应该很自信。

点点头,卢灿将这件渣斗重新放回桌面,“这是中国南方六百年前最有名的两位大师之一,所以这件作品很有收藏价值。你们花费八十英镑,没有买亏。”

这件物品,应该不是清末被抢的。如果是抢劫来的,肯定会进入博物馆——剔红因为色彩和型制的关系,非常受欧洲人的欢迎,那些将军们不会放过这件尊贵物件。

极有可能是民间流传下来,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