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相宝 > 第61章 紫檀洋楼

第61章 紫檀洋楼(3 / 6)

于岭上,距离这里有三公里。红砖青木二层的小洋楼,屋主是“救国团”中校参谋长谭玉明。所谓救国团就是马鹤龄(马营九之父)担任团长的那个KMT嫡系军队。

去年卢灿和郑光荣就曾经拜访过谭玉明,见过那栋屋子。

真是奢豪无比!二层小洋楼的屋梁、支柱、椽子,全是檀木的,家中座椅、饭桌,休息凳,全是海黄的。卢灿去趟他们家的卫生间,连卫生间的木门都是香楠木的。

事后卢灿和郑光荣才得知,救国团在途径羊城时,以储备战略物资为名,抢光了羊城当时最大的光明木材市场,并运输到调景岭。

当台岛无力照顾到遗存在调景岭的部队时,救国团的那五位军官,便私下将这些高端木材全部瓜分。马霍龄将木材变卖,作为去台岛发展的资本,而谭玉明则留下来,用这些木材建了这么一栋二层下楼。

去年卢灿与郑光荣也曾经对这座房屋开价,但谭玉明有些犹豫。

今年,情况起了变化。

所有人都认为,在港府的主导下,调景岭的住户会逐渐往外搬迁,这里未来将是一片“死地”,既然是死地,守着还有什么意思?

谭玉明的长子谭卫东坚持,要么搬到港岛,要么移民,再住在这老山里,就是死路一条。

无论是移民还是入市区,都需要大笔资金。这座紫檀老屋,同样也需要处理。

昨天,温阿四询问调景岭的搬迁户,是否还有老东西出售,被谭卫东找到,希望他能帮忙联系去年进岭收货的卢灿及郑光荣。

今天,卢灿与郑光荣,会将这栋排名调景岭前三的小洋楼作为重点,其他的十来户人家,不过是走走过场罢了。

托时代的福,此时的香江,并没有内陆后来盛行一时的掏老宅子风气。荷里活道周边古董商,基本都在坐店收货,他们不愁着没人上门,至于调景岭这种荒僻地方,更不会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