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看毛料,一个看解出来的玉料,怎么着都有点想要验证“翡翠王”赌石水平的味道——他们肯定认为这些毛料是“翡翠王”挑选回来的。
杨天和一行的目的,还真的被卢灿猜中。
隔壁房间。
卢老爷子去烧水泡茶,杨天和低声问杨怡,“感觉怎么样?”
“是个高手。”杨怡同样低声点头回复,“地上差不多还有六七十块毛料,全是老后江场口的小料,存货率很高。这应该是他下午去挑选的,一下午时间,能挑看这么都小料,而且品质如此出色,少见。”
杨天和对自己的这位堂弟,很有信心。杨怡曾经在腊戌矿口待了正整数十年,是杨家有名的赌石好手。他的眼光,再结合自己看到的水盆中刚擦出来的玉料,这位“翡翠王”可能还真的名不虚传。
下午接到堂弟电话,杨天和便让直升机将自己送到曼德勒。
在娃达公司,见到杨怡,详细询问王鼎新上午赌石的情形。杨怡当时对王鼎新在切石时画的那条线赞叹不已——一条线将毛料的石皮与柱形翡翠一分为二,丝毫不伤玉肉而将玉肉露出。这条线证明王鼎新对这块毛料的玉质生成的情况,及内部结构走向的推断,极其自信,而且准确。这是神鬼莫测的手法。
得到杨怡的一再推崇,他便赶过来,拜会这位自己从未闻名的“翡翠王”。
杨天和低头不语,想着心事。
杨怡想了想,觉得有个情况要和堂哥说,“那位大师的两个弟子,赌石技术也相当不错。”
“你是说?”杨天和抬头疑惑的看过去。
“那位胖子,还有那个少年。”杨怡将卢灿和郑光荣当成了王鼎新的弟子,他说道,“今天中午在娃达公司选毛料,就是这两人出手的。速度很快,差不多一个小时,两人就挑选出二十块毛料。”
“他们挑选后,让那位翡翠王重新做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