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的,但收下的人里面,终究连能写自己名字,那也是高端人才,大部分是目不识丁。
靠着粮食充足,趁着闹灾荒,笼络个把秀才的美事,方若华没有赶上。
到是有两个年过五十的童生,都快饿死了,四处乞食,听说方若华招人,也是相当矜持,架子端得十足,听说方若华想聘他们教泥腿子读书,也是一脸嫌恶,看在肚皮的份上,勉强答应。
再一听方若华要求他们,按照自己给的教学大纲教书,整个人就跟受到侮辱似的,简直要昏倒。
最后他们肯定是不得不妥协,还是方若华自己觉得,让这等迂腐蠢货教她寄予厚望的人,未免有点危险,这两个年纪又大了,一时半会儿想改造恐怕也难。
干脆只收了他们,让他们帮着做点抄写的差事,教学生之类,还是别劳烦这样的人为好。
趁着雨稍微小一些。方若华带着夜姑,又挑了年纪较长的两个大丫鬟,两个独秀山庄的侍从,乘车到码头。
到了码头,从马车上下来,夜姑撑起伞,一边叮咛身边的丫头们小心脚下,一边警惕四顾,袖子里的袖箭上弦。
南安城一直不太平,最近尤其不太平,还得多注意才好。
码头如今颇为热闹。
三三两两的渔船晃悠悠划往船岛的方向,还有小鱼娘站在船头唱歌。
穿着蓑衣的妇人们,为了谁先走谁后走之类的小事,操着一口方言争执叫骂。
“都是去咱们那儿卖鱼的。”
夜姑低声笑道,“渔民们捕了鱼,都先紧着咱们供应,省时省心,还没什么人敢抢劫。”
船岛上还难自给自足,方若华再节省,也不至于去节省采买的银钱。
南安城的渔民们多喜欢划着船,把各类新捕获的鱼虾送去,能赚的比在旁处总要多得多。
渔霸一类的混混也是欺软怕硬,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