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石乐志考上了举人,在量山镇的威望益增,加上时间长了,之前的关于崔家的消息也渐渐消失。
同年,量山镇流传一道消息,石家长孙也就是崔小姐的儿子,重病不治早夭。
古代小孩死亡率很高,这件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顶多有人同情石秀才痛失爱子。
又过了三年,石乐志考中了进士,进了都察院做了御史,同年十月,小刘氏被扶为正室。
石家人卖了崔家的家产,搬到了京城居住,临走时石乐志还他们将自己的二弟扶持为量山镇的里正,以防出现意外。
………
如今,距离崔小姐去世已经十几年了,如果不是,马晋为了反击石乐志,派连盛前去调查,而连盛又恰巧遇到了当年崔府的下人。
这件惨案也许还会隐藏下去,崔小姐母子和崔母的冤/魂也得不到安息。
马晋这次是真的怒了,如此惨案,就算他和石乐志无冤无仇,也不坐视不管。
马晋也许自私,也许冷漠,但他还没丢下一个做人的原则。
自景康帝下旨派黑衣卫拿下石家众人,马晋就开始了上奏。
……
自四月十一日到十三日这三天,马晋连上四十多道奏折。
奏折内容几乎一致,就是请旨立即诛杀石乐志,和毒妇大小刘氏,告慰冤灵。
不但是马晋,都察院其他御史也没闲着。
这时候,石乐志平时积攒的“好人缘”就体现出来了,痛打落水狗的机会,谁都不会放过。
都察院近百名御史连名上奏,弹劾石乐志,枉失人伦,丧心病狂,请景康帝下旨立杀。
声势之浩大,令满朝文武侧目。
到最后,都察院主官,左督御史蔡阳,更是亲自上了一个请罪的折子,道自己有失察之责。
右督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