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就越强,而每一架战机都需要一位飞行员,这一点决定了航母必须带上足够的人手;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可以将战舰需要的人手降到最低。
同样的吨位,战舰需要的人手只有航母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意味着同等条件下,战舰的续航力和自给能力是航母的四到五倍!
这一点才是炮塔派坚持己见的根本原因。
对此航母派嗤之以鼻,以人类现有的技术,就算造出了太空战舰,也只能在地球附近活动,三五天时间足够绕地球飞上几十圈,十天的续航力和五十天的续航力有什么区别?
战舰就应该最大限度发挥作战能力,以战机为作战主体的航母更加机动灵活,如果携带加装核弹头的导弹,每一架战机都能给敌人造成巨大的损失,其破坏能力远超战舰模式。
为了增强说服力,航母派甚至拿出了太空战机的设计草图,然而也只是草图而已,技术上的问题必须靠技术人员解决,这样的草图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尽管不肯让步,不过航母派同样承认,以战机为主的作战方式对后勤依赖性过高,必须建立完善的后勤供给体系,还需要伴随航母出行的专用补给舰,不然单纯以航母携带的燃料补给数量,舰队的作战半径将直接影响综合作战能力,而且是个难以补足的短板。
双方各执一词,说的又都有那么点道理,就连军方都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才好,毕竟太空战对全人类来说都是全新的课题,没有人知道什么样的作战方式才是太空战的主流,而且太空战怎么打不仅取决于人类的作战模式,还要看外星人的作战方法,眼下无论说什么都是纸上谈兵。
问题是纸上谈兵也要谈,总不能等外星人打过来再决定造什么样的战舰。考虑到人类在这场战争中的劣势,人类舰队在地球附近作战的可能性高远离境作战,因此军方最终决定套用海军的作战模式,建造航天母舰战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