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共和商约》是工商之约,但是士农工商终究是以士为首的。学生以为,或许士人之约,才是真正实现天下为公的途径吧?”
又要“约”?
在场的众人都目光灼灼看着武大儒,似乎在等着他的“士人之约”。
武好古笑道:“恰好海州这边就有一个实践士人之约的机会。”
海州?
他想干什么?海州可是朝廷的一个州啊!不是县以下的镇、乡、市,不可能自治的——宋朝的中央政权所触及的范围基本上也就到县,之下都是各种形式的自治。
曾肇突然明白了,看着武好古问:“崇道,你说的是海州商市?”
海州商市的“商市”之名是随口叫出来的。那里将来或许会变成商市,不过现在海州商市其实是一个安置贬官的地方。等到下一次朝廷党争闹起来的时候,那边恐怕就会住满倒霉的被贬官员了……
武好古一脸正色地说:“修撰称朐山县城北的新城为商市是不妥当的,虽然那边的确是由商行建起来的,但是将来要居住的主要还是朝廷官员啊。”
“说得也是。”曾肇想了想,“得改个名称,东坡先生,苏相公,你们怎么看?”
二苏兄弟互相看了对方一眼,苏轼微微笑着,苏辙则皱着眉头——武好古这个“恶儒”莫不是又在打什么坏主意吧?
“不如就叫天涯镇吧。”苏轼叹了口气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一笑泯恩仇。”
“好!就叫天涯镇!”曾肇点点头赞同道。
武好古说:“天涯沦落人也是堂堂士大夫!将来天涯镇必是全天下士大夫最为集中之地了……这士大夫之约,不如就从天涯镇开始吧!”
这话说的在座的士大夫们都眉头大皱。
天涯镇的贬官之所,应该空空如也才好啊!怎么会变成全天下士大夫最集中的地方呢?那得有多少人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