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野平走后,唐易和徐宽重新回到了阁宝多的里间。
“合同我都准备好了,要不你先看看?”徐宽从皮包里掏出了两份合同,还有一个优盘,“电子版在这里面,如果觉得哪里不合适,咱们可以商量了重新打印。”
唐易拿起看了看,规范,工整,严谨,绝对是专业人士搞出来的。
“这合同不行,不能写‘成化本朝’。”唐易对徐宽说。
“这个,不写不太稳妥吧?”徐宽看了看唐易。
“徐老板,你也在圈里混了这么多年了,我问你,就算是写上了‘成化本朝’,你拿了东西出了这个门,真假我还能负责吗?”唐易问道。
“唐老板太小心了吧?”徐宽一听就明白了唐易的意思,买卖全凭眼力,合同这么写,是为了预防万一交易的事儿传出去,用来打马虎眼的。
“徐老板,如果你不跟河野平借钱,我就不提这个事儿了。说句不好听的,这东西到了你手里,你再怎么处理,我还能管得着吗?我这不光是为我自己考虑,也是为你考虑。”唐易轻拍了两下桌子。
徐宽若有所思。
唐易接着说道,“你我都是为了求财,不是求麻烦。有些话不用我明说了吧?”
徐宽心里一惊。本来,他没把这事儿看的太过秘密,今天早上还给店里的圆脸伙计说了,倭国人要买一件稀世珍品。圆脸伙计话多,接口问东问西,徐宽正在兴头上,顺嘴还给他讲了讲成化斗彩的种种牛逼之处。
现在他琢磨过来了,本来他只是替河野平办事儿,从中拿点儿跑腿钱。但他和唐易合同一签,那就成了唐易卖给他,他卖给河野平!
如此一件重器,一个华夏人,倒手就卖给了倭国人。这事儿可小可大。
往小里说,不过是一笔交易,行里卖给外国人东西的也不少,而且不少拍卖会上的买主,也都是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