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方面看,这个《历史中国》都可以算是典型的博物馆运作成功的案例,并且由于这个运作成功的案例引发出来的思考还是很多的。
以往博物馆不是吃财政就是吃个人捐款,实际上很多博物馆很难通过这种历史资料来获得利益,门票收入最多恐怕也就是用来发工资,当然故宫一类超级有名的历史博物馆不在此列。
但是大多数的博物馆都是如此。
但是这一切在这个《历史中国》和《穿越客》的出现后改变了,或者说这两个东西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于这种历史博物馆的看法。尤其是对于那种满是资料却没有人问津的博物馆的看法。
现在《穿越客》制造了多少利润?看看那些拿着钱想要过一把皇帝瘾的骚年们就可以知道了。
这些成就如果不是自己去解锁,而是要用钱买的话。那么可是非常耗钱的。
而且算上那些所谓的其他收入,七七八八加起来,整个国内外的发行量算下来,光是一个《穿越客》就制造了接近两个多亿的利润。而且这个利润还只是单纯的购买解锁的收入,还有其他的收入在等着那些客人。
这一次的巨大的成功,可以说极大的刺激了国内的考古行业,一下子原本冷清的考古一下子变得热门了起来。
开什么玩笑,一个行业随随便便就能够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面赚几个亿,这是什么样子的好事呢。
对于这件事情最热心的莫过于那些外国人了。
虽然赵立一再宣布。现在要优化国内的系统,对于外国的业务暂时无暇顾及,但是很快就有一个国家联系了上来。
这个国家不是友邦,更不是什么邻国,而是远在北非的埃及。
作为一个同样历史悠久的国家,埃及一样拥有大量的博物馆,甚至是那些大型的金字塔都被开发成了旅游项目,这是何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啊。
可是就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