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直升机没发展起来,主要是受限于三个技术难关,一是大功率/重量比的发动机,二是如何平衡旋翼旋转时产生的扭矩,三是如何实现飞行控制。
不过在用于后世资料的文德嗣面前,这些对于其他人来说难以解决的技术难关都不是什么问题,中国根本不用去走那些弯路。虽然中国没有抢到“全世界第一架直升机”的名头,却在1916年搞出了第一款可以实用的直升机——直-1“蜻蜓”式直升机,这款直升机的外形类似“贝尔47”,除了一名飞行员,可以搭载4名乘客。
但是这款直升机并不算太成功,因为它的速度太慢了,最大时速只有180公里,还没水上飞机快,航程短,载重量也低。空军和海军都认为它太小了,连个像样的武器都不能装,哪怕用来运东西也运不了多少,唯一的优点就是可以垂直起降,只适合用来作为训练、联络和观测等用处。但陆军、武警、警察以及农业部、邮政部、气象总局等政府部门,却对这种这种小巧轻便,又不需机场的飞机很有兴趣,空军海军没采购多少,但陆军、武警、警察以及各个政府部门,甚至民间都采购了不少。
去年9月,不甘心的昌河飞机厂总算搞出来一款适合各个军种的“大”直升机,直-2“飞马”通用直升机。这款外形类似S-55的直升机就好多了,它的动力系统换成了1000千瓦级的风冷发动机,最大速度200公里,可以搭载16名乘客,或者放置十个担架。这款飞机一出世就受到了欢迎,陆海空三军加上国民警卫队、武警、警察都大量引进了。
当然,现在中国的几种直升机虽然都是实用型的直升机,但使用的却是活塞式发动机,最适合直升机的动力——涡轴发动机还在图纸上。受到动力的限制,此时直升机的性能还是无法完全发挥。即使大受欢迎的“飞马”直升机也不例外,它在军队中的主要作用还是作为“飞行救护车”以及“飞行通勤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