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大逆转1906 > 213.第213章 大战后的影响

213.第213章 大战后的影响(6 / 7)

的详细经过之后,认为潜艇的作用还是仅仅在于偷袭。如果当时中国的主力舰队没有压倒日本舰队,中国的潜艇根本没有发挥的余地。也就是说,这东西就是个锦上添花的玩意儿,可以发展,但不值得花太多精力。

其他很多国家的海军专家也是差不多的结论,不过德国就不一样了,因为有中国的提醒,他们很清楚潜艇的作用并不是体现在正规海战上,而是破交和封锁。因为中国潜艇以及鱼雷的出色表现,他们对自己的选择更有信心了,于是又向中国订购了50艘潜艇。当然,是外贸版的魔改U艇,“海狗”现在是不会卖的。

至于文德嗣非常重视的航空母舰,因为天气原因,在决战期间表现不好,只有在最后战争快收场是,才有了几个小小的战果。因此完全没有引起列强的重视,他们认为这种军舰用来代替巡洋舰做侦查工作是不错的,还有只对付轻型舰艇上,也比较有优势,但是相比它的造价,用途还是显得太狭窄了。

大西洋可不是太平洋,那边的海况更加恶劣,如果说太平洋的风暴是每年几次的话,那么大西洋就是每年几十上百次了。英德的海军专家们在仔细研究过之后,认为中国的航空母舰那种设计,完全不适用于大西洋环境,于是他们就脑洞一开,不约而同的提出了一种“航空巡洋舰”的方案。

也就是把巡洋舰和航空母舰结合在一起,又能打又能放飞机,多用途、多功能,一舰多用,这多棒!至于这种设计会造成舰载机减少的问题,在他们看来根本不是问题。反正都奈何不了战列舰,多几架飞机有个屁用,能给战列舰充当耳目就足够了。

毛子?他们完全看不上这种东西,他们喜欢的是战列舰。

而法国、意大利、奥匈的感觉就不太一样,因为他们都在地中海这个大澡盆里,这里的海况比太平洋还好得多,完全可以使用嘛。于是,这三个国家纷纷开展了航空母舰的研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