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大猛的悲剧之后,在他偏执的严格把关之下,那些年轻的工人,即便不满,即便是在高压下不得不戴上帽子,但至少每个人都戴了,没再发生过悲剧。
因此,他们的牺牲是有意义的,无形间挽救了未来许多的生命。
但这些意义,对他们个人,对他们的家庭却又是那么一文不值。
未来的世界和平与否,未来的人们安全与否,这是管理者的责任,并非普通工人和他们家庭的责任,他们没有牺牲的责任,对一条生命而言,死就是死了。
并没有做好死的觉悟,并没有献身的意志,被迫的莫名的死亡,这不叫牺牲。
这就叫遇难,换来再多未来的安全,这也叫遇难。
追根溯源。
谁下的令?!
将一生奉献给电力系统的穆志恒,早早道出了真理,不出事没人关心,出了事百倍修补!
尽管张逸夫在事发前所谓的“不处理”还余音未尽,但这种时候没人会为他歌功颂德,没人会感激他的英明,只是偶尔闲聊的时候会钦佩他的判断。
这个说“不处理”的人是异类,即便他是对的,但只有他一个人发声,其余人都是沉默者,如果他们说张逸夫是“对”,就是在说自己是“错”。
你一个人对,我们都错?
张逸夫之前的告诫,必然就这样被大多数人本能忽略掉。
张逸夫很希望这样。
连黄正辉都是沉默者,这会儿让一堆人跳出来说“应该听张逸夫的!”,这不就是捧杀招恨呢么。
所以真正的聪明的人,有经验的成熟的人,都选择了沉默,即便如穆志恒般,在当时也未多说,因为他知道没任何意义。
张逸夫终究还是年轻,他说了,他也做了,一切依然如此,穆志恒想让他静下来,走过去,淡忘掉,但张逸夫做不到,他从出发的那一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