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继续之前的问题,我再进一步问一下。”常思平比划着问道,“超临界机组的高温高压环境下,热力管道将经受更大的考验,除了在管道材质工艺上需要严格把关外,锅炉吹管方面,是否有明确的加强参数?”
小田切将这个问题翻译过去后,对面又是一阵商议。
张逸夫看得明白,老常这些问题提得太细了,也太敏感了,对方多年总结的经验,不可能真的就这么毫无保留的送给你。
这是一个看似很小,却绝对不能忽略的问题,锅炉汽机的过热器、再热器以及蒸汽管道系统,尽管在制造、运输、安装等过程中采取了各种措施来保持内部清洁,却仍难免遗留一些杂物及锈蚀物在里面,小如沙粒石子儿,猛如旋屑铁片,蒸汽吹管是机组投运前对上述系统进行的最后清扫,否则即便是一个小小的沙粒,在长年循环运行中,都将对整个机组造成难以想象的影响。想象一下超临界状态下的水汽循环,那是怎样可怕的物理环境,即便是小小沙粒也可以产生子弹的威力,一次次如彗星一般撞击着叶轮与内壁,一个完美的超临界机组如果死于这种东西,那么负责它的干部又可以去“单身负责”了。
这就是可怕的电力工业,处处有学问,处处有责任。
常思平就是想问,在苛刻的工况下,我们是否要采取一种苛刻的吹管方式?
日本人面对这个问题讨论了很久,最终给出的结果是,他们也无法确认,需要回去以后问问,明天给你们答复吧。
老常有些失望,但他也知道自己问得太细了。对于他来说,这次就是来捕风捉影的。
至于张逸夫,他“满腹经纶”天下皆知。此时已经无需更多的装逼了,已经进入能不说话便不说话。保护好自己知识产权的地步。
随后其余几人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也纷纷提出了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日方面对这些不疼不痒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