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腹》是林逸比较钟爱的日本电影,海报上印的是铺满细砂的庭院中央,津云半四郎跽坐于正方形白垫上,面前搁着一把胁差,身后有一只木桶。画面黑白色调对比度高,十分醒目,能让人感觉到一种紧张的仪式感。
九十年前避地东瀛的董康在探访名胜与搜讨旧籍之余,对于切腹的仪式颇有兴趣,其日记中不惜用大量篇幅记录切腹仪式以及丰臣秀次的切腹事件。林逸有时候会想,董康何以会对武士的仪式抱有如此的兴趣呢?恐怕文人的书与笔与武人的刀具有某种类似的象征性,都是不可须臾离也的。老辈学者在海外访求到珍本孤本之时,青灯之下或许亦有“斯文在兹”的责任与“夕死可矣”的满足并存之感,这与武士的精神亦多少有相通之处。
此刻,林逸的脑海中盘桓着海报的画面,让此次的仙台之行也多少带有一些神圣感,只不过他不是去切腹,而是去剁手的---剁手买书,这些都是书痴比较喜欢做的事情。
至于在这里发现这么多海报,可见在日本和国内一样,海报收藏已经成为共识---能够赢取利润的收藏,迟早会成为新型的投资项目。
如果说这些墙壁上悬挂的电影海报还不算什么,那么让林逸眼前一亮的则是库房内一个特别设立的玻璃展柜,里面放着精美的带有版画的和刻本,围绕这个展柜,四周的墙壁上挂着已经装框的浮世绘。墙壁下的柜子中就放置着可供选购的浮世绘,从江户到明治时期的都有,每个抽屉上都贴有标签,有按画家来分的,有按题材来分的。
这还是库房吗?
明显就是另外一个更大的旧书店。
这是林逸最大的想法。
看着这些精美无比的浮世绘,林逸不心动那是假的,何况还有伊藤先生在一旁介绍说这些浮世绘的优美故事。从伊藤的讲解中,林逸得知浮世绘的前世今生。
浮世绘,也就是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