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集》仅仅当成一本普通的民国书,所以最后的成交价格就十分低廉,令人心中暗暗窃喜中。
总算淘到本象样的民国书,但林逸心里还在想,清华大学的藏书怎会流到护国寺的旧书摊?
淘旧书就是有着这么奇妙的过程,其中有些隐藏在旧书背后的故事,等待着爱书人去挖掘。
……
离开这个旧书摊,林逸继续游逛。这是个比较奇特的小书摊,书籍不多。卖书的大哥40来岁,戴金丝眼镜,看着有学者范儿,但他直言不太爱看书。
他出售的书以文学名著为主,不管薄厚,统一定价:每本10元。
再看那些书,《红与黑》,《十日谈》,《巴黎圣母院》……用塑料包装袋套起来,品相尚可。他说,都是自己的藏书,是无奈出售的宝贝,“还价就不卖,无所谓”。
难得这位老哥这么有性格,可惜这些书林逸都看过,不过喜欢这些书的品相,就随便挑了三本,30块钱,图个乐呵。
再走几步,很快林逸看到一处有卖老版宣传画的,花花绿绿,很是抢眼。
走过去仔细一看,那些大多数都是七十年的文-革样板戏。这类宣传画如今稀少,也成了很多藏家的珍品。所以价格就高昂许多。
林逸只是看了看,却没有主动询问价格,那老板见他似乎懂行,就说:“这些都是红色收藏,怎么样,有没有兴趣?”
林逸就笑道:“我不藏这些---有没有其它的?”
那老板笑了,“有倒是有,就是贵了点---”意思有些暧昧。
林逸也笑了,“先看看货再说。”
“嘿嘿,那你就瞧好吧!”老板露出神秘一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