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
此外,参加殿前考试的贡生还有谭延闿、汤化龙、蒲殿俊、沈钧儒等人。来自直隶肃宁的刘春霖以会试第十七名的身份状元及第,而谭延闿、朱汝珍等人是因姓名、籍贯与状元无缘。消息传出后,朝野轰动。各种关于这位末代状元产生的传闻,给这次科举考试抹上了一层厚厚的神秘色彩。
原来,在会试中考中第一名是湖南茶陵人谭延闿,在殿试时,由于他本人的谭姓与参加戊戌变法的谭嗣同相同,担心慈禧太后怪罪,主考官们在给慈禧太后的10张考卷中,没有把他列进去,而是将朱汝珍列为头名。就这样,谭延闿因为姓氏不仅与状元无缘,而且连榜眼、探花也擦肩而过。
当时,慈禧太后翻开主考官列为头名的试卷,见该卷文词畅顺华丽,内心颇喜。但一看落款,心头阴云顿起。夺魁的举子是广东清远人朱汝珍,这让慈禧太后不禁想起太平天国的洪秀全,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以及高举反清大旗的孙中山……这些人都出自广东,在慈禧太后看来广东是频出叛逆的地方。加之朱汝珍姓名中有个“珍”字,“朱”与“诛”同音。联想起珍妃支持光绪皇帝改良变法,“朱汝珍”这三个字一下子便触动了慈禧太后那根敏感的神经。于是她将朱汝珍的试卷扔到一旁,换上了原是殿试第五名的刘春霖。
这刘春霖擅长小楷,在当时书法界颇有名气,恰好慈禧又性喜疏淡清新字体,所以当翻开直隶肃宁刘春霖的试卷之后,自是大为欣赏。同时,这一年又逢大旱,朝野上下急盼一场春雨。而“春霖”二字含春风化雨、甘霖普降之意,加之其籍贯为直隶肃宁,地处京畿,“肃宁”又象征肃静安宁的太平景象,这对烽火四起、摇摇欲坠的清王朝,自然是“吉祥”之兆。于是慈禧在刘春霖的殿试卷名字上,点上了一点朱红,名列榜首,状元及第,一时名扬天下。而经过主考官的保奏,为照顾社会舆论,朱汝珍的名字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