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而出,形成了良币驱逐劣币的态势。后来“芥子园”书铺屡经转手,但李渔奠定的良好传统一直保持,使芥子园成为清朝出版业的著名品牌,沿袭二百多年,当下的很多图书收藏者还都以收藏到芥子园印行的图书为荣。
林逸之所以对李渔有兴趣,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欣赏他的性格。他对什么事情都不认真,喜欢胡说八道。他的思想不那么干净,没有多少高风亮节。他喜欢女色,喜欢粗俗的玩笑,他偶尔又喜欢讲大道理,喜欢自命清高……总之,他很像是个有血有肉的读书人,而不是那些从古书中穿越来的假道学。
当然林逸觉得,关于李渔,有个地方是很多人远远比不上他的,他老人家到七老八十时,还能勾引小姑娘。注意,是勾引,也就是说,他一不拐二不骗,三不强抢,那些女孩子就乖乖地对他死心塌地了。这种“撩妹”的本事,实在让人有些嫉妒。
……
林逸现在已经说不清楚是从什么开始琢磨李渔的,也许只因为当时想找几本古代的书看,而李渔多少还算古代文人中比较有趣的人吧,于是就看了他写的《十二楼》,紧接着就知道了他“戏王之王”的大名,所以当林逸第一次知道《觉后禅》这本书是他老人家写的时,那种吃惊是无以复加的,那种感觉就像是知道大师鲁迅竟然也偷看《金瓶梅》一般,认为如此纯洁的人,怎么做出如此不纯洁的事儿。
不过现在林逸手中拿着这本明末刻本,双手都有些发抖了。为什么?因为一直以来古籍版本界都以为这本书的最早版本已经在国内遗失了,现存着最早的刻本乃是“日本宽永刻本”。
在国内历届拍卖中,也都说明了,此书又名《觉后禅》清代*。此书无清代早期刻本,以抄本流传,日本人购得抄本后拿回国内刻梓出版,目前所见刻本以此为最。
而这种和刻本一般一函四册,分为“春夏秋冬”,拍卖价最终达到上万元,如今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