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旧书大亨 > 第一百九十六章.美女救书生

第一百九十六章.美女救书生(2 / 4)

逸曾经试图收集全这部小说的虽有版本,可是很快他就知难而退了,因为……太贵了。

《活着》是余华1992年创作的,创作完成后拿给各大出版社,却没人愿意出版,为啥,题材内容都太那个啥了,又是内战,又是大-跃进,再加上文化-大-革命,可以说把中国近代最敏感的政治元素都加了进去,除非哪家出版社脑子进水,才会主动帮余华出版。

于是,那时候也算小有名气的余华,就骑着自行车在北京大街小巷到处溜达,大夏天的,更是抱了西瓜去编辑部跑,一见面,不敢提出书的事儿,而是来一句:“天热,您老来块西瓜吧!”

北京这边的大出版社不愿意出书,怕承担风险,余华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找那些稍微小一码的出版社,这时候,长江文艺出版社联系上了他。

长江文艺出版社总部在武汉,在全国来说名气并不算太大,不过这家出版社颇具“冒险精神”,眼睛贼亮,容易盯上那些有些另类的作家,比如刘震云,苏童,以及王小波等。所以这次出版社就联系上余华,只说一句话,“这部书,我们出。”

于是在1993年,长江文艺率先出版了余华的这部小说《活着》,但是,只出版了3000册!原因为啥,那就不用说了。

只是可惜,3000册的力量实在太薄弱了,使得余华的这部名著并没有立马火起来,直到1994年台湾麦田出版社与余华签约,正式出版这本书,此书才算真正的大火,并且是墙外开花墙里香---

继而,跟风,许多出版社开始迫不及待地找余华,笑脸盈盈,商谈出版事宜……幸福的余华,再也不用抱着西瓜跑编辑部了。

如今《活着》各版本价格大不一样:

长江文艺,1993年一版一印,仅印3000册,九品以上售价:180元。

台湾麦田,1994年一版一印,繁体中文版,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