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技术、扩大产能。过上几年,等新冢化工自己的技术完善了,成本进一步降低,仍然能够对大秦集团给予迎头痛击。
在整个计划中,花谷三郎所仰仗的,就是新冢化工的实力。他坚信,这种价格战是大秦集团打不起的,新冢化工有许多成熟的业务,能够反馈丰厚的利润,用于支撑在石墨烯战场上的持久战。而大秦集团有这样的实力吗?
花谷三郎只忽略了一个细节,那就是大秦集团的石墨烯生产成本到底是多少。吉田源所计算的成本,是依据日产200公斤的产能来计算的,而事实上,秦海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把产能限制在这个水平上,大秦集团的生产装置产能达到了这个数字的10倍。
一个细节的失误,将会决定一场战争的失败。秦海的刻意隐瞒,加上新冢化工高层对于大秦集团的傲漫,导致这场价格战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对等的状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