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用,陈宜立是最为清楚的。如果没有秦海在两年前以一种近乎粗暴的方法在金塘强行推行环保。哪有今天让首长感叹的清新空气。这两年时间,金塘市政府在金塘化工材料集团的支持下,对辖区内的化工企业采取了严格的环保标准。一部分企业在压力之下,改进了自己的生产工艺,采购了先进的环保设备,实现了污水废气的零排放;还有一些企业则因为拒绝环保要求,而被挤出金塘,到那些环保要求比较低的省市寻求发展去了。
短短两年,金塘由原来满城刺鼻气味转变为几乎闻不到一点异味。再加上颇具规模的植树绿化,空气质量已经由原来全省垫底一跃而成为全省的领头羊。作为金塘市的书记,陈宜立对于这个成绩也是颇为自豪的,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首长居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两年前,秦海在向金塘市委市政府施压,要求强化环保的时候,曾经放出了一个半真半假的预言。声称在80万吨乙烯工程投产的时候,要请首长来金塘视察。在当时。陈宜立和金塘的其他市领导对于这个说法都是半信半疑,多少带着些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心态。可现在,首长就坐在他的身边,他对于当初秦海的预言,还能有什么怀疑呢?
秦海力推环保,秦海声称首长要来金塘。首长真的来了金塘,而且还让秦海紧随其后,首长下飞机第一句话就是谈金塘的环保问题……把所有这些事情联系在一起,陈宜立形成了一个判断,那就是首长已经知道了秦海搞环保的事。而且对此事十分重视。
再往下想,他自然也就想通了为什么在场这么多省级、市级领导,却偏偏让他荣幸地登上了首长的车,这不就是拜秦海所赐吗?反过来想,首长点名让他上车,又询问这样一个问题,不就是要力挺秦海吗?
想明白了这中间的关系,陈宜立还能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汇报吗?
“不瞒首长,金塘所以有这样好的环境,最大的功劳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