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风尘仆仆刚赶过来的秦海说道。
饶是秦海的神经比较大条,听到冀明初这话,他还是忍不住汗流浃背了:“冀老,您这话可折煞我了,我再狂妄,也知道首长肯定是冲着您的面子才答应的。否则,我们一家小小的民营企业,哪有资格让首长专程跑一趟。”
冀明初摇了摇头,认真地说道:“我可没有夸大,首长当时就是这样说的,他还真不是冲着我的面子去的。”
“这让我怎么能相信呢?”秦海道,“我们大秦集团在民营企业里算是顶尖的,但相比这么多特大型国企,可就不够看了。首长怎么也不可能把我们放在这么高的位置上吧?”
冀明初道:“你们的企业不算是最大的,但你们给国家做的贡献,首长是一直记在心里的。80万吨乙烯国产化,连国家都不敢冒这个风险,你们大秦集团却敢去做,而且还做成了,仅凭这一点,也值得首长去给你们庆功啊。”
“这个……勉强能算是一个功劳吧。”秦海嘿嘿地笑了,看来首长还是识货的,知道这件事有多难,也知道80万吨乙烯国产化的成功有多大的意义。
一套80万吨乙烯装置,各项投入高达七八十亿人民币,一度几乎掏空了大秦集团的家底。国家虽然说是家大业大,一年财政收入几千亿,但需要用钱的地方也多,像这样大的项目是要反复斟酌、审慎决策的。
除了秦海之外,没有人对于80万吨乙烯的国产化抱有信心,这就决定了国家不敢在这个项目上盲目投入,而是要一步一步地先完成各种设备的研发,等到各项技术都成熟之后,才敢启动。
秦海算是一个另类,他知道大型乙烯装置国产化的主要拦路虎就在于低温材料。虽然他自己并不是低温材料专家,不能亲自去解决这些关键技术问题,但他非常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渠道,知道只要保证足够的人员和资金投入,这些问题的解决是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