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好奇围观。这些学生都是有备而来。一张嘴便是滔滔不绝,加上各种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的演示,很快就把环保的观念传递到了千家万户。
金塘晚报和金塘电视台的记者恰到好处地出现了,他们找到学生们的带队老师,询问学生们到金塘来进行环保宣传的原因。
带队老师带着一脸的正义之色,慷慨陈词:“我们这些学生,都是学校白鸽环保协会的成员,他们听说金塘市是山南省重要的化工产业基地,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便产生了到金塘来进行环保宣传的愿望。学校对于这种志愿者活动一向是非常支持的,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够用自己的知识服务于社会。”
“你们从省城赶到金塘来,你们的交通和食宿费用,是如何解决的呢?金塘市政府会给你们报销这些费用吗?”漂亮的电视台女记者问道。
老师断然道:“不,我们的宣传是完全义务的,所有的经费都由我们自己承担,不需要金塘市的政府和群众支付一分一毫。”
“老师,您到金塘之后。觉得我们这里的空气环境的实际情况如何呢?”晚报记者问道。
老师用手在鼻子前扇了扇,脸上露出严肃的表情。说道:“比我们出发之前所想象的还要糟糕十倍以上,我们认为,金塘市的空气污染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您是否认为金塘的化工产业应当有所收缩呢?”电视台记者继续问道。
“不,完全没有必要!”老师道,“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非不可兼得的事情。关键在于领导要重视、企业要配合。工业废气是完全可以处理的,通过在生产环节中增加废气处理装置,采用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催化氧化、酸碱中和等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废气的排放……”
“在这方面,发达国家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吗?”晚报记者追问道。
老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