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于克岫用低沉的声音说道,“其实,这个道理我也懂。不过,现在咱们园区里的污染,是周围其他的厂子搞出来的,咱们也没办法啊。咱们花钱控制排放,人家不管这套,该排就排,咱们的人跟着遭殃。说起来,咱们吃了大亏了。”
“吃了亏就得找回来。”秦海说道,“咱们是金塘化工产业的龙头老大,老大就得有个老大的样子,得定下规矩。老于,你一直都在园区工作,园区里哪些企业的污染最严重,你清楚不清楚?”
“这还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吗?”于克岫道,“就在咱们厂子旁边,鑫源化工厂,搞环氧树脂的,排放是最严重的;再往前一点,有一家金特塑料厂,主要产品是聚酰胺,生产设备还是六十年代初的,也是排放大户……”
园区里的企业虽多,但大多数都是化工系统的企业。于克岫在金塘化工系统工作多年,人脉很广,因此对许多企业都比较熟悉。有些企业虽然是外来客商投资建立的,但聘用的管理人员、工人等也都来自于金塘本地,与于克岫有着一些拐弯抹角的关系。说起各家企业的背景、生产情况、污染情况等等,于克岫如数家珍。
秦海掏出一个小本子,认真地记录着于克岫说的内容,不时还插问几句,把具体的情况都问得一清二楚。待于克岫说完,他看了看自己的本子,问道:“老于,依你之见,如果我们发起一个倡议,号召这些企业都认真改进废气处理装置,降低排放,他们是否会接受呢?”
“绝对不会接受。”于克岫毫不犹豫地说道。
“一家都不会接受?”秦海不甘心地追问道。
于克岫道:“人都是随大流的,如果大家都不在乎排放的事情,那么个别企业根本就不会当这个冤大头……当然了,咱们集团例外,这主要是因为秦总你的要求严格,至于别家企业,他们的老板是不可能有这种觉悟的。你别看这里面有不少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