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全学院上千名职工,一多半是研究材料科学的学者,另外一小半则是为他们服务的后勤、行政人员。
“你和张教授、李教授都是来自于同一个学院的?”有外国学者私下里拉着材料学院的学者打听道。
“是啊。我们都是来自于同一个学院的。”材料学院的学者略带骄傲地回答道。以一个集体的形象露脸,其实比自己单独露脸更有面子,这是他们在这次年会上的感觉。
“我听说,在高分子材料分会场,也有两位先生是来自于安河材料学院。难道他们也是你们的同事吗?”
“我们一共来了17个人,每个分会场都有我们的同事。”
“卖糕的,这也就是说,你们学院的研究涉及到了材料的每一个领域?”
“几乎如此吧。”
“我过去怎么没有听说过你们这个学院?如果你们能够在这么多领域里都有建树,那么不应当会是默默无闻的。”
“因为我们学院是三年前才成立的。出资建立这家学院的,就是在第一天的会议上露过面的秦海先生。”
“原来是这样……”提问者这才恍然大悟了。
一家专业的材料工业集团,下属一座专业的材料学院,这是真正想在材料领域做出一番作为的架式。看起来。这个吹牛皮的秦海,还真是有几把刷子的,至少他麾下有这么多优秀的材料学家。这就是他的底气。
虽然中国的材料科研在大多数领域里还处于追赶状态,无法与世界顶尖水平相比,但拥有这样一所门类齐全的材料学院,还是让人非常羡慕的。
材料的各个门类之间,有些东西是相通的,多个门类之间的合作往往能够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说。搞陶瓷研究的,也需要高分子专业的配合;磁性材料既包括了金属材料。也包括了陶瓷材料;至于说材料力学、材料制备方面的研究,更是跨越不同材料门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