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材料帝国 > 第四百八十六章 有人要搞大名堂

第四百八十六章 有人要搞大名堂(2 / 5)

的体制下,生产资料是由国家统一管理的,无论是产量、销量还是价格,全部都纳入了计划部门的管理范畴。没有一点自主权。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满足计划外生产部门对于生产资料的需求,国家采取了一种称为“双轨制”的政策,即将生产资料部门生产的产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国家计划统一调拨,并执行国家计划价格;另一部分则允许生产企业自主销售,并依据市场供求情况自行定价。

在双轨制下,生产资料的计划内价格和计划外价格差距极大。以普通钢材为例,计划内价格为每吨1500元的时候。计划外价格可以高达5000元。由于存在这样的价差,生产部门迫切希望扩大计划外产品的比重,而国家计划部门则坚持要保住计划内产品的比重,二者之间的博弈非常激烈。

国家希望保持计划内价格的原因,在于担心生产资料价格高涨对下游产业带来成本压力,进而导致最终产品价格飚升。但随着其他产品价格的逐步放开,维持计划内价格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已经是极其不公平了。钢铁厂生产一吨钢材。只能卖到1500元。而下游企业用这些钢材,却能够赚到几千元的利润。这样一来。市场上消费品的价格并没有得到控制,钢铁厂却因为缺乏利润而屡屡陷入经营困难。

国家计委这一次下决心取消统购统销,就是希望把生产自主权真正地还给生产企业,让他们能够从市场上获得利润。只有让生产资料企业获得利润,才能保证这些企业拥有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从而最终解决生产资料短缺的“老大难”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计委方面最吃不准的,就是在生产资料的统购统销取消之后,其价格会上升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如果价格上涨太快,成本压力向下游传递,就可能会在全国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在去年参加大秦集团成立仪式的时候。王鸿生便向秦海说起过这个担忧,而秦海给他的建议则是建立起国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