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材料帝国 > 第四百三十三章 重科研轻应用

第四百三十三章 重科研轻应用(3 / 5)

987年由美国华裔科学家朱经武和中国科学家赵忠贤各自独立开发出来的第一种液氮温区超导材料,其临界温度达到了90k。这种材料的诞生,使超导材料的应用成本大幅度降低,超导的商业化应用出现了曙光。

在钇钡铜氧出现之前,所有的超导材料都必须在77k以下的温度才能具有超导‘性’能,因此需要使用沸点为4k的液氦来进行冷却。氦是一种稀有气体,在大气层中的浓度只有5.2万分之一,制备液氦一般需要从某种类型的天然气中加以提取,因此成本十分昂贵,从而也限制了超导材料的应用。

钇钡铜氧的出现,使人们可以在77k,也就是液氮的沸点下获得材料的超导‘性’能。氮在大气层中的比例达到了78%,是一种易于获取的气体。液氮的成本不到液氦的50分之一,使用液氮能够大幅度降低超导材料的使用成本,使超导材料的应用变得更加廉价、便捷。

在这个年代,钇钡铜氧超导材料的研究,是整个超导领域里最热的方向,秦海通过宁静给陈宗则带来的建议,正是几年后这一领域出现的新进展。其实,即使秦海不说,陈宗则也是有可能会向这个方向去尝试的,秦海做的,只是给了陈宗则一个推力而已。

根据陈宗则所介绍的新材料研发情况,秦海根据自己的了解,又补充了一些意见,例如建议陈宗则他们关注材料中氧含量与材料晶体结构、晶格参数之间的关联等等。他本身并不是超导材料专家,所提出的意见也只是泛泛而谈,但陈宗则却能够从中听出一些颇具前瞻‘性’的思想,于是连忙一一记录下来,准备日后与助手们就此进行深入探讨。

把这些学术问题聊完,秦海话锋一转,说道:“陈老师,我这次到京大来,除了参观一下研究中心之外,还有其他一些事情,想和您商量一下。”

“你讲。”陈宗则正襟危坐,认真地说道。

秦海道:“咱们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