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让父亲承包白河农机修配厂,也是无奈之举。这个年代虽然已经允许个人办企业了,但涉及到企业规模、雇佣人员数量之类的问题,实在是复杂无比,也敏感无比。据说有一些老头拿着1840年版的革命导师经典进行考证,发现私人企业雇佣七个人以上就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必须严防死守的,而七个人以下则无所谓。秦海没有这么强的神经去和别人纠缠这种政策问题,所以只能想办法予以规避。
承包一家乡镇企业,是规避政策的最有效的方法。发展乡镇企业是中央大力提倡的,不会涉及到政策方面的限制。而所谓承包,在乡镇这一级大家都心知肚明,知道不过就是让私人企业披上一件集体化外衣而已。这类承包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由承包者说了算,经济上自负盈亏,乡镇政府要做的只是收取一定的管理费。
有这样的一个政策漏洞,秦海不去钻就是傻瓜了。他非常明白所有这些政策上的限制都不过是暂时现象,再过10年,一切都会变得明朗,那时候怎么做都无所谓了。在上次回家的时候,他就让父亲去了解镇上有什么可以承包过来的企业,这一次真正拿到了军铲的订单,他就毫不犹豫地把这家早已不存在的白河农机修配厂给包下来了。
办完承包手续之后,秦海毫不耽搁,驱车直奔红泽,到省军区去,把有关的材料交给了葛东岩。葛东岩收到材料后,马上交给岳国阳,岳国阳电话通知a公司向白河农机修配厂的账户划拨军铲的预付款,这样一来,秦海生产军铲所需的流动资金就有了保障。
在此期间,秦海还去了一趟镇上的中学,把妹妹秦珊的学籍资料拿了出来,准备把秦珊转到平苑去上中学。他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是秦珊过去之后可以在生活上照顾一下父亲,二是秦珊开学后就上高二了,秦海打算在学业上亲自指导一下妹妹,让她的成绩有一个显著的提高。
一切都安顿好之后,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