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苏某变成落汤鸡,说到底还是道行低了啊。”
“不过也快了,区区二重天,如何阻我?”
窗外蓝白光一闪,旋即惊雷炸响,声震八方。
苏庭沉默了一下,摸了摸脸,不再多说。
……
修道的第一重天,乃是真气的积蓄。
而在此期间,真气游走在身,清除一切隐疾病症,不说脱胎换骨,也是逐渐改善,打下了稳固的根基。
这一重天,随着各方修行源流的不同,境界名称不同,修行方法不同,积累深浅也是不同。甚至,哪怕修行着相同的功法,可每个修行人体质不同,悟性不同,想法不同,也会让修行的道路,变得截然不同。
例如苏庭,以真气而论,大约是十三缕真气,能够达到此境巅峰。
但也有些功法,需要积累十寸真气之高,方是此境巅峰。
其实这点,差别不大,只是要让丹田真气,充盈满溢,达到足以凝形的地步,便是一重天的巅峰。
但各方修行不同,所以真气的计算方式,也是不同。
“我用一缕又一缕的真气来计算,人家是用一寸又一寸的真气来计算。”
“如同一个木桶,用一碗又一碗水的计量方式。”
“只不过,水并不是一碗一碗凝成的,我的真气,也不是一缕又一缕直接凝成的……这都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来,但没有到那个刻度,没有继续到一碗水的程度,便不必过于细致。”
“正如我凝成气息,计量未足一缕真气,也就难以计算一样。”
苏庭这般想着,隐约有着领悟。
这是松老给的册子之中,所没有的记载。
甚至,各方传承典籍之中,大约也不会有这样的记载。
这是修行人在修行的过程中,一点一滴,逐渐升起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