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都给检查明白了。
那么事不宜迟,咱们就从最简单的开锋开始做起吧。
要说这旧时候的铁匠铺,可不是单一的打制工具,铸炼器皿的作用。
在那个时候,但凡与人们常用的工具有关的事情,都可以送到铁匠铺中去进行操作。
就比如现在摆在顾峥面前的这把剪刀,双侧的开刃处因为经年的使用而变得坑坑洼洼,早已经失去了一把剪刀应有的功能。
可是这把刀,着实是用铁制造而成的。
在普通的百姓家中,可是能够长久使用的物件。
一把铁质的剪刀,他们可以长长久久的用下去,只要这刀身没有重大的破碎和断裂的话,这把剪子他们就能用上一辈子。
而磨剪刀,也成为了铁匠铺中一个最基础的活计。
只不过就算是见多识广的顾峥,也对这把新入手的破剪刀感到稀罕不已。
盖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剪刀,与现代方便又轻巧的剪刀,在制式上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倒不是说在外型上粗鄙了。
与咱们现代人一提到古代就是粗鄙的印象不同,这把民用的剪刀着实算的上精巧。
它长只约有20厘米,外形只是把一根铁条的两端锤炼成刀状,刀锋处磨出锋利的刃,然后把铁条弯成“S”字形,使两端的刀刃相对应。
在使用时,人们把两端的刀刃一按,就能剪断东西。
一松手,剪刀依靠熟铁的弹性又复为原状,就像现代人使用镊子一样。
对于这种样式的剪子,使用者的手劲大小是一个关键,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也必须要满足。
那就是刀锋处的刃儿,必须要锋利,最好能达到触之既开的有效的地步。
否则拿着这种剪子去裁剪布料与绢帛,甚至是料理肉类与毛皮,那可是要废了老大的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