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无论如何,宝玉都不好再和黛玉产生什么关系。
兄弟之间若是祸起萧墙,实为败家之根。
再者,若是家中平常子弟,贾母、王夫人亦或是她一道懿旨,就能斥退贾琮。
可如今明眼人都看得出,贾琮在崇康帝跟前何等受其重用。
孤臣的确难熬,少有善终者,可若能熬过劫难波折,受益也将极为庞大。
有如此圣眷加身,她这个贵妃都未必及得上,更何况家里人?
元春亲身经历,她和贾琮同在殿内,崇康帝每每垂问贾琮诸事,对她这个妃子却懒得理会。
若非她身怀龙种,或许崇康帝未必会多看她一眼……
而她那三弟,便是在御前都不显卑微之色,天子且喜他国士之姿,不强压于他,可见风骨之熬。
这样的人物,怎容自己喜欢的女人被人惦记?
哪怕是自己的兄弟也不成。
元春虽在宫中,却也听说过贾琮的手段,狠辣凌厉的完全不像他这个年纪的少年该有的心性。
不过她也听说过,贾琮自幼被贾赦夫妇并乳母嬷嬷凌虐之事,心性养成这般,也在情理之中。
能保持本性不坏,已经是祖宗保佑了。
念及此,元春同贾母道:“宝玉到底已经长大了,不好总在女孩子队伍里打混。纵不去争取功名,也当和老爷三弟一起,明白些经济之道和接人处事之理。我记得他和三弟同岁,如今三弟已成了连陛下都倚重的重臣,虽人与人不同,但宝玉总要开始长进了。另外,宝玉的亲事老太太、太太都莫急,他还小,不急着早成亲,我会替他在王公之家寻一门好亲事。他是逍遥自在的性子,以后荣国府的家业到底还在三弟手里,给宝玉结一门根基壮一些的妻族,也有些好处。”
贾母和王夫人闻言面面相觑,虽然对荣国府以后都是贾琮的感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