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她老人家还同我说了此事。之前有人拿叶家文敏那丫头造谣生事,太后凤颜大怒,将张淑妃打入冷宫,他兄长也流放三千里。
事后太后又让人打听了你家这个哥儿的情况,得知后惋惜不已,与我说若只是庶出倒也罢,只要人好,她也不甚看重这些。
只是他娘那出身,着实上不得台面。实是耽误了这个好孩子,可惜了……”
王太妃说完这番话,荣庆堂内稍稍一顿,静了静。
众人纷纷侧目,不解南安郡王太妃怎会出此恶客之言,实不合礼数。
而贾母纵然再不喜贾琮,也是听不得这等言语的。
贾家素来和南安郡王府交好,她与这位老太妃的交情也不差,贾母知道这位王太妃之所以如此言语刻薄,是因为当年南安老郡王犯了和贾赦当年一样的毛病,甚至犹有过之。
为了南边儿一风尘女子,差点生生行下宠妾灭妻的勾当。
若不是老郡王暴毙,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来……
自那以后,对于花魁之流的厌恶痛恨,便贯穿了老王妃这一辈子。
只是就算明白如此,贾母也不会让南安郡王太妃这样公然作践贾琮。
说到底,贾琮也是荣国公的亲孙,身上的世位,代表着荣国府的颜面。
这些日子她一再容忍贾琮那些幺蛾子,除却手中没证据外,也是因为贾琮近来着实为荣国府增添了不少光彩。
连她也不得不承认,贾琮这个世爵承嗣人,做的不错。
这时,她又怎能让南安郡王太妃如此揭贾琮的伤疤,给他定下性来?
贾母面色郑重了许多,正色道:“老太妃这话却是说偏了,我这孙子和那个女人又有什么干系?
他打落草起就抱进了荣国府,正经在大房太太房里养大的。
虽不是嫡出,却也是养在嫡母膝下,和嫡出没什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