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大唐农圣 > 第682章 开田种植

第682章 开田种植(3 / 6)

三收,按照精耕田来算,一亩田一年的总产量,那就是二十石往上,并不比山南道垸田区域的两季水稻田产出的少。

只是,以这边的百姓目前的智力和耕种水平,以及多山的地理环境,不适宜大面积开发精耕田而已,否则,岭南的三熟田地要是上个两三千万亩,孙享福暂时还真不用在山南道搞什么垸田,研究什么杂交水稻了。

在比较原始落后的部落长大的百姓们,智力水平成长起来,是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的,他们的下一代,有了文化教育,就会好的多,孙享福进入半岛的街道之后,立即引发了轰动,当年那些种稻的老农们,可都还认得他。

而且,他那间由红木和紫檀木建造装饰起来的房子,就像是半岛上的圣殿一般,一直享有着所有人的保护和打理,以那些木材的质量,即便是千年以后,也不见得会腐朽,何况是短短几年。

“看到这些当地百姓们热切的表情,泰今日方知,孙师您这些年种稻的意义。”

“不光是要知道意义,还需要懂得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孙享福打断了进入感叹之中的李泰,示意他,对百姓们自发的欢迎,表示感谢。

当年孙享福给他们带来了稻种,他们又何尝不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后面的好多年中,回报给了孙享福,或者说这个国家,很多很多的粮食呢!

在岭南,是一年四季都有水果吃的,这个季节正是盛产琵琶,杨桃,杨梅的时候,一行人才在只有孙享福自己认为是奢华的豪宅里落坐,便有村民们将洗好的各种水果给他们端了上来,按照以往的说法,孙享福是他们的主家,但是现在,他们其实都是自耕农,孙享福早已托阿山把当初冯盎划给他的五万多亩试验田,分配给了他们。

半岛上居住的群体,可不只是这几百户当初给他种田的原住民,接受了赵龙的招募,最终成为海员的那些人的家属,也都住在这边,两拨人加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