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大唐农圣 > 第496章 儒生论政

第496章 儒生论政(4 / 6)

,孙享福也有了一些新的把握。

不过,汪通刚才说的,都只是朝廷现在就已经在做的事情,让能将其讲出来,只能证明给他对朝廷的治国思想,有一些领悟,算是入了门道,真正有没有才华,却是看他脑子里有什么自己的想法。

只见走到了场中的他并不作停顿,继续道,“何谓边?今日之边,可为明日之边呼?这天地的边界又在哪里?无人可知也。

是故,学生以为,在不知道边界在哪里的情况下,朝廷首先要做到的,是提升中枢的力量,当边臣掌管了一百万百姓,十万军队的时候,朝廷中枢,要掌握一千万百姓,一百万军队,数以十倍之,如此,就不会出现权重于边,对中枢产生威胁的情况了。”

汪通说到这里,众多学子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中央集权,能防止边镇地方势力叛乱,这几乎是儒生当家之后,必做的一件事情,宋明时期,就是如此,将数十万禁军,全部放在京师,让皇帝,保持对地方边镇的绝对军力优势。

然而,这些儒生,并不是后世来的人,所以,他们不知道地方边镇武备松懈,可能带来的后果。更不知道,安逸兵的战斗力会下降的很快的道理,都不需要多长时间,只要一两代人过后,整个国家的武备,就会变的不堪一击。

因为,古代的战争,是以冷兵器,面对面厮杀为主,那些在安逸生活下新成长起来的兵,连打架的经验都没有,更加没有说和别人生死搏命的经验了,基本上只要建国初期的老兵老将一死光,国朝军队的战力,就会快速的退化到及格线以下。

而且,安逸的生活,还会让那些士兵们越来越怕死,越来越不愿意为国家卖命,这就出现了像宋朝明朝中后期,几十万军队,干不过几万辽人,女真人,甚至装备稀巴烂的倭寇的情况,那可不是经济实力不够,武器装备不够先进,或者人口基数不够的原因,纯粹是因为民间百姓,缺乏了与人拼命的勇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