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巡的还有李靖,李道宗等人到过岭南,其中李靖就是当年替大唐平定岭南的人,看着早已焕然一新的广州湾大码头,他们不由的感叹了一句道,“岭南景象,盛当年百倍矣。”
百倍是什么慨念?
光从广州湾停靠的帆船数量,就可见一斑。
沿海数十里长的停靠位上,此刻,至少停靠着数千艘大船,有水轮的,有没有装置水轮的,有战舰,有渔船,其中,万石大船,至少有数百艘。
船厂可不只是渭南有,岭南的船厂也不小,而且,他们是专门争对海上行船,制造的那种高船舷,多风帆的大船,样式上,与渭南船厂制造的船有较大差异,但只论海上航行的速度的话,它甚至还优于关中制造的水轮船,那些大货船由于船舷高,有一种可向船身两翼灵活展开的大帆,在顺风的时候,那个速度,堪称恐怖。
码头之上,即便热浪滚滚,前来迎接李世民的冯盎,和数十万岭南军民的热情也十分高涨,他们现在不缺吃食,身体都养的比以前壮实了许多,个个都穿上了新衣,甚至,其中不乏穿着清凉的丝绸衣料的百姓,而且,他们当中大多数人还有穿金戴银的习惯。
当大军的战舰陆续在港口停靠上岸的时候,他们将岭南的各色瓜果,纷纷递了上来,其中,好多都是用冰凉的井水镇过的,士兵们接过了之后,吃的那叫一个爽口。
“臣冯盎,恭迎陛下”
“恭迎陛下”
当李世民从大船上迈步走下来的时候,他意外的听到了数十万人,整齐的用汉语说了‘恭迎陛下’这四个字。
可别小看了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将数十万不通汉语的百越各族百姓调教到这个程度,它需要投入的时间,花费的精力,可不是一点点,只是听了他们口中的这四个字,李世民心里就有些感动了起来。
亲自扶起躬身下拜的冯盎道,“有劳冯卿相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