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时,朝堂上,另一个中层官员较大的群体开始发言了,那便是五姓七家系的官员,他们现在都将大部分土地都置换到了北地去,类似农学院,医学院这样,能代表国家重心的学府,开设在北地,对于他们,自然是更有利的。
而且,这两年关陇世家快速的崛起,已经隐隐有能够威胁他们五姓七家地位的势头,就拿韦氏和杨氏来说,在渭南这一轮的大发展中,获利巨大,两家联合的实力,已经不弱于五姓七家中的任何一家,历史上,长孙无忌就是拉拢了关陇世家集团,才在与五姓七家的斗争中占据上风的,其实女帝能够打垮五姓七家,也与长孙无忌和五姓七家斗了个两败俱伤有很大的关系,至少她出手的时候,不用像李世民一样,担心动作太大,朝廷会出现无人可用的局面。
“陛下,臣赞同孙都督的提议,北地当下需要开发的田地,就已经高达过千万亩,未来,就是突破亿兆,也不是不可能,农学院建立在北地,确实更合适一些。老臣虽然不是王氏族长,不能左右族内的决定,但也知道,族内是不可能出这么大笔钱,在长安修建农学院的,况且,关中之地,选择务工的百姓越发多了,未来的重心,很有可能在工业上面,更需要建立的,应该是工学院。”
“臣等附议”
王圭一跳出来说话,顿时就有不少朝臣跳出来支持,连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也纷纷点头表示认同,因为这是实际情况。
政治就是这样,前两年还与五姓七家怂的不可开交的孙享福,现在,却已经成为了他们眼中的宝贝疙瘩,不说巴结讨好,起码是不敢得罪,毕竟,他们现在已经成了新的北方利益团体,而孙享福,是北地的主官,利益诉求与他们是一致的。
杨基这样的大世家嫡系子弟,脑子当然也是好使的,王圭这话一出,他马上就找到了新的点,上奏道,“陛下,我弘农杨氏,想出资为朝廷修建一座工学院,请陛下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