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他们去其它地方任职,他们的水平就会高出很多了,这种用商人的资源,帮朝廷磨炼官员的好事,李世民应该会同意的。
孙享福把这个构想跟马周说了说,被马周称赞为神来之笔,作为整天忙碌在渭南工地的他,又怎么会不知道这里缺乏管理人才的境呢!到时候这事,就由马周来上书李世民落实。
工地上的午饭很简陋,就着热茶水吃了张鸡蛋饼,就算完事了,现在虽然是十月上旬,但天气已经很冷,还不等工人们开工,天上就飘起了微小的冰雹颗粒。
“看这情况,今年冬天,怕是有几场大雪。”
杨顺水感叹了一句,却是叫孙享福和马周的面色都沉了下来。
大雪会减缓所有的施工进度,即便是像冶炼厂这种下一步工作已经全部在室内的工程,也会因为天气寒冷,而进展缓慢,就刚才的这一会,孙享福已经看到了很多工人手头上的冻伤了。
而且,一旦大雪封路,几十万人的吃喝拉撒,也不是那么好供应的,因为渭南县地界今年没有任何产出,什么东西,都要从外面往这里运。
“明年陛下东征高句丽是势在必行的,所以,渭南只要涉及到军备的产业,都不能停工,其中以冶炼厂,木料厂,皮革厂为最,得想办法,让工人们克服困难,继续开工。”
“都督放心,即便是天上下刀子,这几个厂的建设也绝不会停工,春节之前,一定能全部投产。”
马周知道东征高句丽的重要性,一旦李世民也在高句丽吃了败仗,那么,他之前好不容易累积下来的一些名望,就全部报废了,大家会认为,他跟杨广是一路货色,所以,一直没有在工地上使用高压政策的他,也做好了使用高压政策的心理准备。
“咱们要从各方面,尽可能的帮工人们解决生产困难的问题,我会去信幸福村,让他们加紧发一批手套,袜子,给制衣工人们去做,之后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