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太仓每年两百多万两银难道还少我区区六百石俸禄。你当我不知道,那些钱都被金挪去修建宫观了,陛下这是要饿死我们这些皇族啊?”
私下议论天子,王若虚正要板着脸跟他讲大道理。
周楠忍不住一阵嘘唏:“什么,朱大人你一个奉国将军每年才六百石俸禄,这也……”
“这也太少了,怎么,你当我是在说谎吗?”朱聪浸大着舌头道:“这六百石还拿不全,一半本色,一半是折色。”
明朝时期,官俸有两种:一种以银子折算,谓之折色,另外一种即为本色,也是米,布,这样的实物,包括月米、折绢米、折银米。
周楠是老基层,如何不晓得这一点,顿时吃了一惊。本色一半,这也太狠了点吧!
本色物资质量好坏怎么算,粮食是米是谷子还是麦子,是陈是新都有讲究。最要命的是,明朝的米价波动极大,丰年米贱,几钱一斤。遇到灾年,一两银子都有可能。
丰年你所领的折色是一千两银子,到灾年只剩一百两,甚至十两。
堂堂天家子弟,收入甚至还不过一个衙役,小吏,确实叫人无奈。
问题的关键是,衙役和小吏的工资虽然低,可人家有外快,家的人口也少,场面的迎来接往也少。
拿朱聪浸每年的俸禄来说,算全部折算成本色,每年才六万斤粮食。换算成后世的人民币,三块钱一斤,也十八万块钱,只相当于现代社会的普通白领收入。
像他这种奉国将军一级的皇族,三妻四妾,儿孙成群是肯定的,如何养活得了那么多人。这六百石粮食还是带壳的谷子。如此除去三成的皮壳,他最后到手的大约也只十万块钱。
最要命的是,国家还规定皇族不能做官,不能经商,否则天家尊严何在。
所有因素计算下来,估计这朱大老爷每年也几万块钱的净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