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之间原本就不存在绝对的界线,这要看各自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并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理解这个问题,很多事情的内在只是在一念之间罢了。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一战之后,英国人想必会更加珍惜那剩下的两万铁骑,恐怕轻易不会再拿出来参战了,如果太平军想打那两万铁骑的主意,只能再等良机了。
而既然一时之间无法再打那两万铁骑的主意,就只能回过头来对付那三十万英印精锐了。
这也是个硬骨头。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对付。
而在电告黄旭之后,曾国藩便展开了自己的计划。
他决定以东西两路军的大部分力量来围猎这三十万精锐,但随后战争的进程却让战场形势急转而下。而且让双方都始料未及,一场原本在计划之中的围猎行动变成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大会战。
曾国藩决定,以西路军的少部分兵力来牵制阿萨姆关上的英印联军,然后西路军主力隐蔽东下,与东路军主力聚兵一处,合力对付英军那三十万精锐。然后出其不意地聚而歼之。
但是,英军却不知用什么办法事先侦知了太平军的意图。他们并不让那三十万英印精锐落单,而是将英印联军的八十万大军全都放置于太平军的正面,严阵以待,让太平军一时之间无计可施,无隙可乘。
双方之间因此而对峙起来。
战事并没有按照曾国藩预料的那样向前发展,而是偏离了原本设定好的航线,出轨了。
这让曾国藩很是有点无奈。
但是,无奈归无奈,最后还得找出破解之道。
于是,曾国藩与众将反复商议,希望可以找到这把破解困局的钥匙,但是,很可惜,他们没找到。
也许,太平军只剩下一条路可以就走了。
那就是硬打硬拼。
可是,如若要硬拼,以当前的实力对比来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