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当然不能放过。
所以,端详明治的脸,黄旭知道,他心动了。
“条件很简单,臣服于我中华帝国,做我朝的藩属。”黄旭脸色一肃,道。
这世上本就没有白吃的午餐,想白拿而不付出点代价,那是不行地。
而这一切同样在黄旭的算计之中。
但是,他唯一拿不准的地方就是,他这样做,明治是否会同意,而观明治的态度,这似乎有一点难度。
果不其然,明治听说是这样的条件,脸色不由一变,立刻就想出口拒绝,对他而言,他认为这条件太过于苛刻了。
但是,伊藤博文却抢在他的前面出声了:“陛下,请考虑一下,然后再做决定也不迟。”
伊藤博文是在变相地相劝明治,静下心来想一想,同时,也给自己这一方留下回旋的余地,如果将话都说死了,事情都做绝了,万一再想回头,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伊藤博文本就一直存有保住明治,保住日本国之心,而他也一直提倡用暂时的忍耐来换取帝国的延续,然后再重新走上光复之路。
而黄旭所提条件,在伊藤博文看来,未尝不可以一试。
只不过,这需要很大的决心与勇气,试想,如果一个人习惯了做人上之人,现在却突然反过来要他服伺别人,这种转变不是谁都能受得了的。
而以明治的傲气,让他作出这么大的转变,的确是有点难度,而这也正是伊藤博文意图让明治静下心来考虑一下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他是太了解明治了。
而明治听了伊藤博文之言后,生生地将到了口边的话咽了回去,他也非普通人,这其中的厉害关系,他同样知之甚详,只不过,正如明知所估的那样,做为大日本帝国的天皇,如要让他立即就去适应臣服的角色,这转变来得太大了。
他适应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