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尺子是当年明帝登基,永昌王辅佐这位皇弟将政局稳固后,对方赐下的御赏之物。
而且当初明帝就在满朝文武面前讲的很清楚,这尺之所以赐给永昌王,就是他唯恐登基数年后,久居皇位会有懈怠散漫之时,这位王兄就可凭着戒天尺狠狠的责罚于他。
所以连先帝做错了事,都可以惩戒的尺子,如今薛后就算在地位尊贵,有永昌王皇室宗亲的身份压制着,以及戒天尺的震慑力,那些恐吓驱逐的话薛宜是再也说不出来了。
而直到现在,薛后其实也已经瞧出来了,萧瑾萱根本是有备而来,否则不会连永昌王都现身在这里了。
反观在瞧瞧她这边,证人没有及时灭口,怀里抱着的男婴更是难以给出个合理的解释。
一时间薛后陷入了一种从未体会过的被动之中,并且她的心里更是泛起了大势已去的感觉。
至于萧瑾萱,当初她叫竹心送出宫的一共有三封信函,其中送去给永昌王府的那一封。
萧瑾萱信上所讲的事情,便是叫周佑昌这位义父进宫秘密暂住在周显睿的寝宫内,在必要是时候及时出现,以皇室宗亲的身份帮她力压住薛后。
而萧瑾萱眼见得适才还凭着身份,被现场识破换婴一事,却还盛气凌人的薛后,在手握戒天尺的永昌王面前,气焰可算是被彻底打压下来了。
当即萧瑾萱不禁先眼带感激的对着永昌王这位义父请安福了一礼,然后才望向薛后声音一凝的说道:
“太后娘娘其实你心里也该清楚,我萧瑾萱若无十拿九稳的把握,又怎敢带人硬闯进你的凤翔宫。而且单不论换婴一事,刚刚在宫门处和我带来的侍卫殊死反抗的,看招式路数可都是夜瀛武士。薛宜你身为大周太后,妄图在皇家子嗣上暗动手脚,已经是需要废后剥夺你这一身凤袍的大罪了。如今你又和夜瀛国不清不楚,又犯下谋逆叛国之罪。那太后娘娘摆在您面前的,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