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如此,医道亦是如此。
琴棋书画、医卜星象诸般杂学亦是如此。
在这个藏书室内,杨易好似进入了自家府内的藏经阁一般,这书架之上各行各业,五花八门,除了武学典籍之外,各类书籍应有尽有,无一不是发前人所未想,奇思妙想,妙着纷纷。
杨易看罢多时,赞叹不尽,对这逍遥派祖师惊为天人,对逍遥派历代弟子也是大为佩服。
他本就是博学之人,当初在射雕世界跟随黄药师曾学习过诸多杂学,后又曾与李寻欢喝酒行令,谈诗论词,将王怜花的怜花宝鉴取出来互相参悟,因此若论杂学,当世并不输于任何人。
太师府藏经阁内所收录的百家典籍有些过于深奥,使得他看起来颇觉艰涩难懂,但如今到了这个地宫之内,这逍遥派内的收录的典籍却正好适合他现在的境界。
有句话叫做废寝忘食,又有一句话叫做不舍昼夜,孔子看易经,曾经“韦编三绝”,三月不知肉味,此时杨易观读逍遥派百家经典,也是喝茶不知茶香,吃肉不知肉味,每日里行走坐卧脑海里想到的都是典籍中记载的各种知识。
他有杂学的底子,别人读书是为了学习,而他读书却是为了印证以往所学。这逍遥派诸多典籍也未尝没有谬误之处,但即便是谬误之作,其内所包含的哲辩思想也足以为杨易提供极大的参考价值。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这一日杨易正捧着一门奇门遁甲之术,边看边提笔做注,将其中精妙之理大加赞扬,对其中含糊之处也一一标明,对其中谬误之处则加倍的嘲讽,他做人锐气英风,便是笔锋也尖锐之极,做起注释,字字见血,若是当初当初著书看到人如此评价,就算是不被气死,也得被气疯。
杨易忽然搁笔转身。
李秋水的身影慢慢出现在密室门口。
“李前辈心浮气躁,气血翻腾,